我们不是真正的取经人——致亿方教材助手全体用户

题记

 

我个人比较喜欢两句话,一句是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,一句是“没有期望,就没有失望”——@玄离199

 

正文

想必大家已经从最近亿方教材助手的更新中看出些什么了。也许是从那标注“End-Of-Life”的版本号,从那则“Python版完结撒花停止支持”的公告,又或是一次次的拖延更新中察觉到——这个项目似乎变了些什么。不过今天我们暂且不聊软件,先来谈谈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。

说实话,看完这部电影,我心里真是意难平。可能大家都看不出来,其实我从片中四人“取经”的过程中,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当我看到电影中两位小生不甘现状,为了长生不老毅然离开浪浪山、踏上取经之路时,不禁开始反思自己。2023年7月,我原本只是想下载自己要用的电子教材,却意外走上了这条“取经路”。从最初简单的目标,到后续日渐完善,再到2024年年初为参加比赛正式启程,踏上这条取经路的起点。那时只有一些简单的Python爬虫代码,连Git都用不明白,对技术也缺乏自信,有问题先问AI,甚至曾不惜“氪金”找人修bug——就是这样起步,我组建起了这个看似不靠谱的“取经组”。虽不知西天在何方,却始终向西而行。

电影中的四人虽然不清楚“真正的取经人”到底是什么,但仍凭着毅力与勇气踏上了西行之路。路上化缘的时候,没人认出他们竟是“取经人”。这正如教材助手项目刚开始时,没人在意我们在做什么,也没人在乎我们想做什么。但电影里这四人遇到了一位贵人,是他告诉了这几位小生什么才是“取经人该有的样子”。也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,让他们逐渐走上正轨,赢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,开始帮人们降妖除魔、取得成功——这让我想到,教材助手虽非官方出品,却在2024年6月前后开始帮助到很多人,某论坛评论区齐刷刷的“感谢”就是证明。我们赢得了社区的信任,“亿方教材助手”这个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。

电影中,就在大家听说“来了个齐天大圣”的时候,四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误入小雷音寺、解救童男童女时,他们产生了分歧:是继续取经,还是留下来“吃唐僧肉”?所幸,那面“降妖伏魔”的锦旗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尚存的良知,他们成功救出孩童,却不料被黄眉怪追上,大战一触即发,剧情也被推向最高潮。这无疑对应着教材助手开发过程中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整整一年的“教材拉锯战”。在这期间,我曾无数次动摇,冒出过“收费使用”“放弃技术支持”甚至“停止开发”的念头,但终究过不了自己这一关,没有让这些想法成为现实,而是选择继续与命运抗争。转眼2025年启程,我准时发布了《2025深化改革计划的决议》,宣告我们的野心,立志把项目做得更好。

回顾几个月前,当我正忙于备战中考,却还得每天提心吊胆地修补失效的程序、关注各大平台用户反馈,一有问题就找人帮忙测试。期间遇到Chrome浏览器灾难性更新导致程序无法使用,严重影响用户体验,但我又要中考,根本抽不出时间更新版本——在如此矛盾的情况下,我辗转反侧,最终决定将解决权限交给用户,毕竟这只影响到一小部分用户,实际上Windows10以下系统由于Chrome停止支持无法更新到新版本,这恰好也方便了我们的开发。那是我第一次把这样的修复方式公布出去,毕竟我始终不太放心,担心小白用户因为操作不来最终选择放弃,进而影响软件的使用率。

于是我下定决心,扬言一定要在2025年暑假做出颠覆性的作品,心中刻下了“泰山引擎”这四个大字。尽管我的技术力有限,也从未接触过Electron架构,但还是逼自己弃用了PythonGUI,转而拥抱Electron这一跨平台开发框架。 然而转眼中考结束,我本有了更多时间做事,可除了六月份扬言要推出新版本、七月份发布了一则像模像样的“停止支持公告”之外,我实际并没推进多少Electron版本的开发进程,只停留在做好主界面和极为简陋的基础功能上,反而整个人有种有气无力的疲惫,心中逐渐有了摆烂躺平,一了了之的想法。

这让我想起电影中四人不惜代价释放那一辈子只能使用一次的大招——一旦放出,他们就会被打回原形。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,是的,那个大招早已开始释放,而什么时候耗尽,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。也许,我的能力真的消耗殆尽了吗?也许,我们真的不是真正的取经人吗?这些问题早已在我的心中得到了答案。

不断有用户在不同平台陆陆续续反馈程序无法使用,我也不断的试图推进Electron版本的开发进程,但得到的不是程序白屏无法启动,就是连主窗口也看不到,甚至是连最强模型Claude4都无法搞定的灾难性BUG。当初七月底看到技术水平有限时说的倒是怪好,先不要做太多Python版没有的功能,而是先要把基础的下载功能保障好,回头来一看,程序都打不开,更何况是进一步开发?貌似这些事情共同宣告着,我的能力已经消耗殆尽,所以我陷入了迷茫,正在试图从深渊中看到光明,一次又一次看到了前方有光,但又一次又一次的发现,前方的光总是这么快的熄灭。我失去了开发了动力,失去了当初的那份成就感,我甚至开始质疑自己,质疑我当初是不是走错了道路,甚至本就不应该踏上取经路。

事情有了转折,当我看完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完成了上述的思考以后,我顿时感慨万千,二话不说就找玄离讨论了我的想法,并询问了她的意见,没想到第二天她的回复点醒了我,在字里行间,我看到了我曾经没有思考过的事实,我看到了项目的救命之路,我懂得了原来懂得适当的“忽略”一部分用户的反馈是再正常不过的,并开始重新思考项目的未来。原来,这个项目在她的眼里,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功了,就已经是完全体了。我在这一年里太过看重用户的评论与反馈,但是在她的眼里,其实真的没有必要,待到大面积反馈以后,才应该修复问题,我看完后默默表示赞同。

“其实从这个项目来说,早就成功到西天了,只不过你是路过给它当路边的一座小庙了”,这句话如雷声贯耳,响彻云霄,让我从迷茫之中再一次看到了前方的光明。我顿时认识到成功固然好,失败了也不要有太多遗憾,这才是这种业余项目的最终归宿。正如题记中所写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没有期望,也就没有失望。了解了她的看法以后,我再一次鼓起勇气,挺足信心,开始了取经之路外的新征程,一边找人协助一边自己努力。

那我为什么不选择放弃?是因为我的“万”字江山(指月活,IP数破万,用户城市几乎遍布全国的成就)并非一日就可打下来的,所以我不想选择放弃。但是我想声明一下,亿方教材助手是一个失败的项目,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失败的项目,所以请大家不要对它给予太多的厚望。

回头一看,我在这个路程上也收获了繁多的知识,现在我可以熟练的使用Git系统,对新的技术栈(Python+Flask)有了较为深入的探索,又在AI的帮助下初步学习了Electron架构的相关基础知识,并初步认识到了何为Electron,并且我在这个过程中,练习了我的写作能力,甚至在几个月前中考模拟考试中得到了直观的展现,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,认识了玄离199这位如此良心的UP主,以及收获了很多我数不清的经验与知识,何乐而不为呢?虽然项目在我的眼里可能是失败的,但是我通过实践学习到了很多单纯纸上谈兵学不到的东西,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?

所以,为了确保这个业余学习实践向的项目能够完好的进行下去,也确保我能减少维护项目的压力,对此,我想跟大家宣告些什么。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我以后可能不会再保持如今这样子高强度的发版/回复频率,就算是平台更新导致程序无法使用,恐怕也更新的没有这么及时。大家完全可以另寻他路,找寻社区中更为好用的项目(恐怕很困难),甚至是尝试自己通过F12等“笨办法”自给自足,我们也会逐渐转型,从单一的教材助手项目拓展到其他项目的开发,毕竟我们不是真正的取经人,做一些“更为普通”的事情,这才是长久之路。同时,我想呼吁各位有志之士,为项目提供协助,也呼吁“真正的取经人”们能够看到民间的诉求,并真正的解决诉求,或是递给我们一根“救命毫毛”,让我们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生存下去。

正如电影中所说,“我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”,既然我们不是真正的取经人,那又何妨呢?我们不是一样“到达西天”了吗?我要感谢这两年来所有默默支持过亿方教材助手项目的个人和团体,是你们,才能让项目取得曾经的一个又一个辉煌。也许大招并没有耗尽,也许我们真的把西天当做了路上的一座小庙,但是,我意识到,这一切只是项目的刚刚开始。今天,我正式跟社区阐明了“我们不是真正的取经人”这一事实,希望各位也能够接受这一事实,共同奔赴充满希望的明天。

阅读剩余
THE END